进食频次减少会增胖 揭秘肥胖是怎样形成的?
平安健康 2025-04-08 14:27平安健康www.baidianfengw.cn
人们日常的进食量,是由饥饿感和饱食感这两种主观感受调控的。当肚子咕噜叫,饥饿感袭来时,便驱使我们去寻找食物;而当吃到一定程度,饱食感让我们停止享受美食。这一生理机制,归功于我们的大脑中的丘脑下部,那里有调控食欲的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人们在何时吃饭,以及吃到何种程度才停下来,这些却往往受到我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观察发现,那些习惯大吃大喝的人往往容易肥胖。有趣的是,肥胖人群往往也有着多食、贪食以及食欲亢进的习惯。有些人并非因为饥饿,而是出于爱好,习惯性地摄入大量食物。在一些家庭肥胖的案例中,父母的饮食习惯无形中影响了子女,导致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多食、贪食的习惯。在青春期之前和青春期期间,这种习惯对肥胖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当中老年人运动量减少,但饮食习惯依然如故时,就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造成中老年性肥胖。
除了食量大小,进食频率也对体重有影响。减少进食频次会增加脂肪沉积,提升体重和血清胆固醇,同时也会降低血糖水平。动物实验也证实,每天自由进食两次的动物体重增加得更明显。在饮食习惯方面,偏爱甜食、油腻食物以及稀汤细软食物的人更容易发胖。喜欢零食并喜欢静卧的人肥胖的风险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喜欢在饭前小酌一杯的人,也容易发胖。
想要保持健康的体态,除了适量进食、注意营养均衡外,还需要关注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源头控制热量的摄入与消耗,才能更好地管理我们的体重和健康。
上一篇:说说韩国有啥精彩的电影值得推荐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