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采苹工笔重彩讲课视频(蒋采苹工笔人物画技法)
工笔画材料:蒋采苹先生重彩画的艺术材料运用与技巧
蒋采苹先生,这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工笔画重彩画的材料运用与技巧。她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绘画技艺,更是涉及到了绘画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她关于工笔画所需材料的见解。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石色(矿物质颜料)和水色(溶于水的颜料)。这两种颜料结合使用,使得画面呈现出浓淡相间、虚实变化、丰富多彩的效果。对于工笔画而言,对颜料的理解和使用无疑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蒋采苹先生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发现许多年轻画家对中国画颜料的知识非常贫乏。为此,她详细阐述了传统中国画的水色品种,其中涉及了朱膘、胭脂和西洋红等常用颜料。这些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是古今画家钟爱的颜料。
朱膘,色相呈桔红色,属于石色范畴。虽然作为砍碟使用时是作透明颜料,但它质地细腻,色质稳定不变。从唐代开始,朱膘就被广泛用于绘画中,至今仍然受到画家的喜爱。
胭脂,色相呈深红色,偏冷而又沉着。它是植物性颜料,用红蓝花、茜草、紫草茸合制而成。古代绘画和女性化妆都使用胭脂饼。至清代,制作胭脂的方法更加精细,制成膏状,方便画家使用。
西洋红,是一种动物性颜料。真正的西洋红名贵且价格昂贵,曾传闻是由猩猩血所制。实际上,它是从一种名为胭脂介的昆虫所制的颜料。西洋红引进中国绘画已有多年历史,早已成为中国画传统颜料之一。
蒋采苹先生不仅关注传统颜料的运用,也关注现代中国画颜料的变革。她认为那些确实好的传统颜料应当被挽救,而那些色质不稳定的颜料应当被优良的现代颜料所代替或增补。这种对材料的理解和精神,正是她作为艺术家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欣赏蒋采苹先生的作品时,如《鄂尔多斯迎宾》和《台湾排湾族新娘》等,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她深厚的绘画技艺,也能看到她对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她的作品色彩丰富、画面生动,每一笔都透露出对材料的理解和巧妙运用。
蒋采苹先生对于工笔画材料的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她在工笔画材料研究方面的优良传统不被画家们抛弃,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