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新时代的数字化引擎
一、总体定位与深远意义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2月正式印发。此规划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旨在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全面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其宏大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核心内容与宏大框架
战略路径:
此规划强调了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包括5G网络、算力网络等,旨在打通数据流通的堵点。推动数字化在各个领域,如运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的应用,实现全局赋能。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确保数据安全可控,并优化数字治理生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营造公平规范的数字化发展环境。
重点任务:
构建一体化的推进格局,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层级协同。培育公共数据赋能产业的典型场景,将地方试点如数字福建等升级。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力,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分阶段目标
到2025年,我们期望实现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一体化格局,数字经济的占比在GDP中显著提升,如福建省计划达到约57%。到2030年,数字化将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形成新的供给、需求和环环境。最终到2035年,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将进入世界前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全面的支持。
四、实施保障与前景展望
国家数据局将负责统筹协调此规划的落地实施。通过年度工作要点清单,如2024年的数字基建扩容、数据循环优化等任务,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强化地方与中央的协同联动,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此规划作为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数字化发展的美好未来。通过顶层设计,此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系统性路径,将助力我们迈向数字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