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2023年春节楼市成交AB面
一、二手楼市春意盎然,新房市场却依旧寒意逼人
一、二手房市场显著回暖
(一)二手楼市需求旺盛,热度不断攀升
全国70城数据显示,56个城市的二手房日均需求热度同比上涨,尤其是长春、沈阳、哈尔滨及大连等二线城市的需求热度增长迅猛。相比之下,昆明、厦门、贵阳等部分城市需求略有下降。这一现象揭示了投资者和购房者的积极入市态度。
(二)带看量和成交量激增,市场活跃度高涨
贝壳研究院数据揭示,全国50城的二手房带看量同比提升了28%,其中成都和重庆的带看活跃度增长尤为显著,分别增长1.5倍和1倍。深圳的带看量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幅达86%。与此重点50城的二手房成交量同样出现增长,同比增加57%,惠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带看量和成交量均呈现翻倍增长。这一趋势表明,二手楼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繁荣。
二、新房市场持续低迷,形势不容乐观
(一)成交规模大幅萎缩,市场陷入低迷
中指院报告和克而瑞数据均显示,代表城市的新房成交规模较2022年春节下降21%,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5%。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也呈现出下滑趋势,同比下降14%,环比降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5%。这些数据揭示了新房市场的严峻形势。
(二)城市间分化加剧,一线城市相对稳健
虽然一线城市的新房市场相对稳健,春节周成交量虽然同比下降72%,但相较于前两年仍有一定的优势。一些如武汉、南京、重庆等城市的新房市场表现疲软。武汉的多个在售项目甚至出现长时间无实际成交或成交量极低的情况。南京的客户来访量也大幅下降,仅为节前周度的50-60%。这种城市间的分化现象在新房市场中尤为明显。
(三)房企推盘积极性低,市场供应不足
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房企推盘动力不足,多数城市的新房供应并未明显增加。仅有青岛、长沙、梅州等少数二三线城市的新房供应量超过2万平方米。这种供应端的疲软态势也是导致新房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市场分化背后的原因
(一)需求端差异导致市场分化
贝壳分析师指出,刚需群体对楼市的预期较弱,而改善型群体对楼市的预期则相对较强。这种需求端的差异导致了二手楼市相对活跃,而新房市场则相对低迷。
(二)供应端的调整不足
新房市场的低迷除了需求原因外,也与供应端的调整不足有关。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房企推盘动力不足,部分城市虽然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但效果有限。这也暴露了当前房地产市场供应端的问题。
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二手楼市火热而新房市场低迷。这背后的原因包括需求端和供应端的差异以及城市间的分化。为了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供需两端的平衡以及城市间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