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新规程,SL/T 618-2021,现已正式发布,替代了旧有的SL618-2013标准。这一新规程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实施要求。
一、标准信息
该规程的标准编号为SL/T 618-2021,于2021年8月6日发布,自2021年11月6日起实施。新规程的发布,旨在取代原有的SL618-2013标准,为行业提供更为精确、实用的指导。
二、适用范围
新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引水工程、防洪工程等。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跨流域、跨区域工程及国际合作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规程并不适用于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三、报告结构要求
新规程对报告的结构进行了明确要求。扉页需包含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质量认证证书以及责任单位和参与单位的签审署名页。还应包含工程效果图或现状图片,特别是扩建或改建项目。在章节框架方面,新规程要求包含工程概述、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和风险分析等内容。
四、核心编制要求
内容规范上,需包含工程所在行政区域、流域名称、工程性质等基本信息,对于多单位协作项目,需明确首家单位为责任主体。在质量要求上,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并需开展实地调研与数据验证,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在版本管理上,送审稿、修订版等需明确标注版本性质。
五、附录要求
附件与附图需要单独成册,附图包括工程布置图、地质剖面图等关键图纸。在数据库方面,涉及水利对象基础数据时,需符合《SL/T 809-2021》标识符规范。
六、关联标准
新规程的关联标准包括初步设计报告、防洪评价和环境影响等。初步设计报告参照《SL/T 619-2021》,防洪评价依据《SL/T 808-2021》,环境影响则需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新规程综合了现行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及编制实践经验,为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供了详尽的指导。无论是对于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项目,该规程都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其发布实施,必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明确、高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