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天才译者金晓宇发声
深入解读金晓宇:家庭、翻译事业与人性光辉
一、家庭的深深羁绊:与父母的情感纽带
金晓宇与父亲金性勇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相连的亲情。金晓宇深情地称父亲为“大脑发言人”,感激父亲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多重角色。从协调翻译事务的沟通,到出版社的对接,父亲就像他的秘书和助手,默默地为他付出。尽管他坦言难以用言语表达深沉的父爱,但他却选择将这份情感融入工作,计划将本雅明的《拱廊计划》作为献给父亲的特殊礼物。
谈及母亲,金晓宇更是多次强调她对他人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母亲不仅塑造了他的精神品质,而且成就了他的翻译事业。这份深深的母爱和感激之情,无疑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二、关于“天才”标签的坦然面对
金晓宇坚决拒绝“天才”的称号。在他看来,他的翻译成果并非天赋所致,而是源于不屈的努力和对工作的专注与较真态度。十年间,他用仅剩视力的眼睛完成了22部共600余万字的译著,这种毅力和执着令人敬佩。面对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挑战,他选择坦然接受,通过翻译工作实现与命运的抗争。他的故事仿佛现实版的《美丽心灵》,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三、翻译事业的辉煌成就与未来计划
金晓宇在翻译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截至2022年,他已翻译了多语种、涉及多个领域的17本(另有报道称22本)外文著作。他的语言风格准确细腻,读者评价其译文比***还好。目前,他正在翻译本雅明的《拱廊计划》,预计还需两年完成。未来,他计划暂停翻译工作后自学西班牙语,进一步拓展语言能力。其译著《本雅明书信集》已于2024年9月出版,展示了他在翻译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实力。
四、外界肯定与社会支持
金晓宇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外界的肯定和认可。浙江省翻译协会主动联系他,邀请其入会并提供更大的翻译舞台。媒体和公众也呼吁减少对父子生活的过度打扰,尊重他们的创作空间。这种理解和支持,无疑为金晓宇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金晓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翻译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家庭、努力、坚持和人性的故事。他的经历和精神风貌,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