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医协将宣布集体停诊计划
韩国医协于近日宣布一项备受瞩目的集体停诊行动,以抗议对医学院扩招等医改政策的推行。此次停诊计划涉及到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千家医疗机构,自6月18日起正式实施。这一行动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医疗界与之间的分歧。
一、停诊计划的核心内容
此次停诊行动的具体时间从6月18日开始,涉及到的医疗机构遍布韩国各地。其中,首尔大学医院及其附属医院的教授率先发起无限期停诊,部分医学院的教授也加入了这一行动。他们的诉求主要包括重新研讨医学院扩招方案、修改争议性的基本医疗政策,以及撤销对罢工医生的行政处罚。若未能满足这些条件,医协计划从6月27日起将停诊行动升级为“无期限停诊”。
二、民意与投票基础
医协在6月4日至7日进行了全体投票,投票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医生支持通过强硬手段反对医改,并同意参与停诊等集体行动。这次投票的参与医生约七万人,投票率在百分之五十四至六十三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医学院的教授也首次加入了停诊行动,进一步加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三、应对与冲突升级
面对医协的停诊行动,韩国将其定性为《医疗法》禁止的“拒诊行为”,并要求医生返岗。甚至威胁对医协采取法律手段,如“解散法人”。***韩德洙承诺,返岗的医生将不受行政处罚,但强调需优先保障紧急诊疗。总统尹锡悦则谴责停诊为“非法抛弃患者”,要求严惩违法行为,同时表示推进医改的决心,并承诺完善紧急医疗体系。
四、社会影响与后续发展
此次停诊行动对医疗系统产生了巨大冲击。首尔大学医院的手术室运行率因停诊而大幅下降,全国的重症和急诊服务面临中断的风险。为此,韩国启动了“重症应急轮流值班制”,要求各地区确保至少一家医疗机构提供夜间和假日急诊服务。此次停诊行动还引发了国际关注,自今年二月以来,已有超过一万两千名医生罢工,导致医疗混乱持续了百余天。
韩国医协的集体停诊计划反映了医疗界与之间在医改政策上的深层矛盾。双方的分歧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化解。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韩国医疗体系的关注,未来如何平衡医疗改革与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将是韩国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