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由香港作者王志军撰写,是一部深情而详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录。作为一位曾亲历战场的老兵,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我们重返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深入人民解放军第55军163师的作战历程。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书由星克尔出版(香港)公司于2009年出版,ISBN 39。作者王志军,是原55军163师487团“狼牙五壮士班”的班长。内容以163师在同登、谅山等战役为主线,生动展现了战前部署、边境侦察、战斗实况及战后反思的整个过程。
二、核心内容与历史价值
1. 战前准备与情报工作
在战前,163师在广西凭祥边境部署了24个连排级哨所,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封锁越方的渗透路径。作者亲自参与了两次越境捕俘行动,其中1979年1月18日的首次行动旨在抓捕越军士兵,但遭遇伏击,造成了人员伤亡。
2. 关键战役记录
同登战役中,163师采取正面强攻与侧翼包抄的战术,其中487团四次强攻探某据点,而488团在探垄战中遭受越军122炮的反击,伤亡惨重。而在谅山战役中,3月4日攻克谅山,突破越军的“谅山防线”,为全线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战争细节与个体叙事
书中详细描述了1979年2月17日总攻首日的万炮齐鸣场景,以及步兵在丛林、坑道中的近战经历。还记录了烈士陵园修建过程,如600个墓穴的筹备,反映了战争对士兵心理的冲击和战争的残酷性。
三、作品的历史意义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解放军在热带山地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如对越军游击战术的应对,而且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结合中苏越三方关系,分析了战争爆发的时机,如苏联援越的有限性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背景。
四、相关延伸
同类作品如《青春无悔1979》和《攻克谅山》分别补充了163师官兵战前训练与战后心理创伤的内容,以及同登-谅山战役的影像记录。这本书因其详实的战场记录和个体化叙事,成为研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手资料,为163师战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是一部充满深情和震撼的作品。它不仅是王志军个人的战争回忆录,更是对那个时代、那场战争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更加珍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