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测量学试题库)
球体无面,测量学试题库详解(含答案)
章节一: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 水准面:人们设想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内部延伸所形成的曲面。
2.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3. 参考椭球面:用于近似描述地球表面的规则椭球体面。
4.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5.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参考面的垂直距离。
二、填空题
1. 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应先进行踏勘选点,然后实施外业测量工作,这样做可确保测绘准确、提高效率并减少误差累积。
2.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需三个参量:纬度、经度和高程。
3. 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采用任意坐标系,大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地理坐标系。
4.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并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原则。
5. 在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表示地图精度高,中比例尺表示地图精度适中,小比例尺则表示地图精度较低。
6. 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以及高程测量。
7. 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相反,是因为在实际测量中,北向和南向的距离测量更为重要,因此X轴通常指向北方。
8. 测量任务包括测绘和放样两方面,测绘是实地地形和地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与记录;放样则是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标定建筑物的位置。
9.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和海平面;基准线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水平面和垂直线。
10. 假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坐标轴可以采用通过某点的子午线、某方向直线或任意方向直线。
三、是非判断题
1. 测量成果处理中,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2. 在较小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3. 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有影响,应考虑。(√)
4. 在小地区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影响很小,但不可忽略。(×)
5. 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6. 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7. 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8. 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9.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四、单项选择题
1. 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椭球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重要参考模型,它与我们的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为了各国处理测量数据时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提出了基于特定地球椭球参数的参考椭球面。而高斯投影,作为地理学中的一种投影方式,它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其独特的设置。在这里,X轴通常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而Y轴则与X轴垂直。
当我们谈论大地体时,我们指的是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这是一个描述地球形状和地表地貌的重要概念。大比例尺在地图制作和地理研究中非常重要。比例尺分母小,表示在地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更大。
接下来是一些问答题的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坐标轴设置和参考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任意一点为原点,建立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是以特定的中央经线为X轴,与赤道有一定关系的线为Y轴。它们的应用场景也各不相同,前者更广泛应用于各种地理场景,后者则更多用于地图制作和地理数据处理。
至于“北京坐标系”,这是我国地理测量的一个重要系统。其中,“北京坐标系”,也被称为“北京大地坐标系”,是以苏联普尔科伐大地原点为基础建立的坐标系。“新系统”则是我国独立建立的坐标系,以新的大地原点为基础建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精度和参考标准的不同。新系统比老系统精度高,能更好地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地貌特征。“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是描述地面高度的两种不同方式。“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相对于附近地面点的高度差。“黄海高程系”和“国家高程基准”是我国常用的高程测量基准。
在第二章距离测量中,直线定线是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的延长线上确定若干点以便测量距离的方法。距离测量的精度是衡量测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相对误差来衡量。钢尺丈量距离时需要考虑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等因素。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对于进行准确的地理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电磁波测距的三种基本方法是让人们距离的神秘工具。它们分别是(a)脉冲测距法,如同通过发送脉冲信号来未知领域;(b)相位测距法,通过分析信号的相位变化来揭示距离的秘密;(c)多载波测距法,运用多种频率的电磁波来精细测量距离。
光电测距仪则是现代测距技术的杰出代表。按其测程可分为三类:(a)短程测距仪,测程在几公里以内,如同城市中的短距离快速通讯;(b)中程测距仪,测程在几至几十公里之间,适用于区域性的测量任务;(c)远程测距仪,测程在几十公里以上,是广阔地域测量的得力助手。
接下来,我们进入是非判断题的世界。
第一题,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并非数值越小越好。数值小意味着地物、地貌的表示更为简略,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此答案是F。
第二题,关于钢尺的检定和丈量结果。如果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那么丈量结果并不一定比实际距离长0.1m,因为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结果,所以答案也是F。
第三题,关于脉冲式光电测距仪与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区别。前者通过直接测定光脉冲往返时间求距离,后者则通过测量调制光往返产生的相位移来求距离。后者的精度确实要高于前者,因此答案是T。
第四题,视距测量作业中的视距常数K非常重要。如果K值不等于100,且其较差超过1/1000,那么必须对测量成果进行相应的改正或按实际K值计算,答案是T。
再来看单项选择题。
第一题,斜坡上丈量距离需要加倾斜改正。这个改正数的符号是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的,因此选项是d。
第二题,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导致的丈量偏离,其结果使距离如何变化?实际上这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因此答案是c。
第三题,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光尺”是指波长λ,因此答案是c。
第四题,关于钢尺检定和丈量的结果。如果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那么用此钢尺丈量的结果会使距离变短。具体答案取决于钢尺的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异以及丈量的段数。在此题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差异和段数,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答案。
接下来是试题解答部分的名词解释题和填空题。对于名词解释题,每一道题目都需要深入理解概念并准确解释。填空题则需要准确填写空白处的内容。比如对于“误差与距离长短有关”这一题,需要理解误差与距离的关系以及相对误差的概念。对于填空题的答案,(6)中的三个空分别应填写为脉冲测距法、相位测距法、多载波测距法。
3.1试题
3.1.1 名词解释题
方位角:指从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象限角:由标准方向北端或南端起量至某直线所加的锐角。真子午线:地面某点的真北方向与该点地面铅垂线所决定的直线。磁子午线:地面某点的磁北方向与地面铅垂线所决定的直线。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的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关系。
3.1.2 填空题
辨别罗盘仪磁针南北端的方法是观察缠有铜丝的一端,该端为南端。采用此法的理由是我国地处北半球,磁针北端下倾。磁针充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马蹄型磁铁充磁,另一种是采用充磁器产生磁场充磁。直线定向所用的标准方向主要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方位罗盘刻度盘的注记是按顺时针方向增加,度数由0°到360°,0°刻划在望远镜的南端下。象限罗盘的刻度盘注记是由某一数值到另一数值,N字注在望远镜的南端下,E、W两字注记与常规方向相反。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真北方向在赤道附近处是互相平行的,其他各处的真北方向会聚于北极。
3.1.3 是非判断题
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永远相差180°,这是因为作为坐标方位角的标准方向线是始终平行的,此判断为正确。如果考虑到磁偏角的影响,正反方位角之差不等于180°,此判断也为正确。磁方位角等于真方位角加磁偏角,此判断为错误。
3.1.4 单项选择题
在检验罗盘仪磁针灵敏度时,用小刀吸引磁针使其摆动,每次摆动后很快静止下来,但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则可判断为磁针轴尖磨损或玛瑙磨损或两者兼有。罗盘仪磁针南北端读数差在任何位置均为常数,这说明磁针无偏心但可能弯曲。所谓罗盘仪罗差是磁针轴线与刻度盘零直径不重合而相互平行。两台罗盘仪测量同一条直线的方位角相差较大且为常数,说明两台罗盘仪的罗差不同。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是过地面点真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夹角。
3.1.5 问答题
3.2 试题解答
3.2.2 填空题
(1)在我国地理位置的背景下,铜丝缠绕的一端即为南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的南端会倾向于向下倾斜。
(2)充磁的过程利用的是马蹄型磁铁的特性,结合充磁器产生的强大磁场来实现。
(3)方向的选择涵盖了真子午线方向和磁子午线方向,同时还需要考虑纵坐标轴的方向。
(4)方向判断中,反时针方向的角度范围是0°到360°,而物镜的角度则是0°到90°。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向会直接影响实地操作。
(5)关键地理点的标注,赤道和北极是其中的重要参考点。
3.2.3 是非判断题
答案分别为:(1)正确 (2)正确 (3)错误。这些答案反映了试题的核心要点。
3.2.4 单项选择题
答案分别为:(d)、(b)、(a)、(d)、(c)。这些答案的选择背后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和理论支撑。
4.1 试题解答
4.1.1 名词解释题
(1) 视准轴是十字丝中心与物镜光心之间的连线,是水准测量中的关键轴线。
(2) 水准管轴是指过水准管零点的切线,在水准测量中起到水平调整的重要作用。
(3) 圆水准器轴是通过球面中点的球半径,用于确保仪器的水平整平。
(4) 水准管分划值表示水准管刻度间的距离,用于测量微小的高度差。
(5) 仪器高程是指水准仪的基面高度,用于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4.1.2 填空题
(1) 在水准仪的粗平过程中,需要旋转特定的部件使气泡居中,目的是使竖轴线铅垂。而在精平过程中,则是通过调整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进而确保视准轴的水平。
(2) 内对光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包括物镜、目镜、调焦螺旋以及十字丝分划板。
(3) 在水准测量中,如果水准尺前倾,读数会变小;而后倾则会使读数变大。
(4) 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以消除因仪器位置偏移带来的误差。
(5) 水准仪的主要构造包括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以及托板。
(6)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的作用是传递测点的高程信息,必须选在坚实稳固的地方,通常要安放标志桩。
(7) 水准管灵敏度取决于水准管分划值的大小,同时也受到水准管长度、内壁光滑程度、液体纯净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8) 在进行圆水准器整平操作时,初次需调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大致处于中央位置,然后再次调整第三个脚螺旋直至气泡完全居中,这样反复操作数次即可完成整平过程。
4.1.3是非判断题
(1)正确。水准仪的核心条件是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这是确保测量准确的关键。(√)
(2)错误。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所作的圆弧纵切线被称为圆水准器的轴线,而非圆水准器轴线。(F)
(3)正确。望远镜的对光透镜主要作用是确保目标能够清晰地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
(4)正确。通过水准管的零点所作圆弧纵切线确实被称为水准管轴。(√)
(5)错误。虽然前、后视距离等远有助于消除一些观测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F)
(6)错误。在进行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圆气泡不居中,不能仅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还需要调整微倾螺旋以确保水准管器泡符合。(F)
(7)错误。水准管圆弧半径R的大小并不直接决定整平精度的高低。(F)
4.1.4单项选择题
(1)“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主要是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故选(b)。
(2)在观测过程中,当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可能是由于竖轴与轴套之间的油脂不适量或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等原因造成的,故选(d)。
(3)往返观测可以消除水准尺升沉的误差,故选(c)。
(4)将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可以减小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同时减小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故选(d)。
在水准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两种基本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4.2试题详解
填空题
(1)在精密的水准测量中,我们首先调整脚螺旋,让圆水准器的汽泡居中,确保竖轴稳定。接着,通过微倾螺旋调整,使水准管汽泡也居中,这时视准轴便符合要求。
(2)在观测过程中,物镜和目镜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调焦螺旋调整清晰度,而十字丝分划板则为我们提供了精确的观测目标。
(3)在进行某些特定测量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些较大的因素,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引起的误差,以及地球曲率和折光差所带来的影响。
(5)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时,水准器和托板是不可或缺的部件。而基座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6)在传递测点的高程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结实的地面上安置尺垫,以确保测量的精确性。
(7)水准管分划值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准管的长度、内壁的光滑程度、液体的纯净度以及环境的温度等。
(8)圆水准器的中点与两脚螺旋连线的垂线交点,是确保测量准确的关键点。
(9)在进行测量工作时,确保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的答案揭示了测量工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单项选择题
在选择答案时,(1)(a) (2)(d) (3)(c) (4)(d) (5)(c) (6)(c) (7)(b) (8)(b) (9)(c)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测量工作的具体选择。
计算题详解
对于计算题部分:
(1) hAB=-3.320 HB=100-30320=96.680;hBC=-3.560 HC=96.680-3.562=93.118m。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计算了Ⅰ测站仪器视线的高程,它是100+1.636=101.636。同样地,Ⅱ测站仪器视线的高程是 96.680+0.561=97.241m。
第五章 角度测量
5.1试题
名词解释题
(1)水平角:地面上两个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夹角投影被称为水平角。它是角度测量中的基础概念。
(2)竖直角:竖直角是在竖直面内,目标方向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
(3-9)接下来的是经纬仪的相关术语,如经纬仪的竖轴、横轴、正镜、倒镜、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以及竖盘指标差等。这些都是角度测量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和工具。
填空题
(1)经纬仪的对中误差与偏心距的大小成正比,与边长的大小成反比。
(2)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此处省略具体内容)。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测站的准确性,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3)使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计算角度用的是右目标读数减去左目标读数,这是因为水平度盘的刻划注记是顺时针方向增加的,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此处省略剩余内容)
(4)使用带有度盘离合器的经纬仪(如DJ6-1型)测量水平角,从起始目标对准 0°01′开始观测。对于对准 0°01′的步骤是:(a)转读数手轮使测微盘单指标线对准1′;(b)转照准部使度盘双线指标夹度盘0°刻划;(c)用微动螺旋精确对准,度盘离合器扳下则保持度数不变,此时松开照准部瞄准目标。
(5)采用带有换盘螺旋(例如TDJ6)的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同样从起始目标对准 0°01′开始观测。其步骤为:(a)转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b)旋转拨盘螺旋,使分微尺的0分划对准度盘的0°01′;(c) 搂一下拨盘螺旋扛杆,使拨盘螺旋弹出。
(6)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对于没有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需要先旋转竖盘指标水准管的微动螺旋使其水准管气泡居中。这一操作是为了使竖盘指标处于铅垂或接近铅垂的某一固定位置。而对于有自动归零装置的经纬仪,测竖角前需打开自动归零的开关。
(7)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采用正倒镜观测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消除视准轴误差和横轴误差对观测角度的影响。
(8)微动螺旋必须使用中间部分,这是因为避免使用两端部分,以便微动螺旋可以旋进旋出,从而确保操作的精准性和仪器的稳定性。
(9)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关系的条件是:(a)水准管轴垂直与竖轴;(b)视准轴垂直与横轴;(c)横轴垂直与竖轴。
(10)在水平角观测时,不同测回之间变动度盘位置是为了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11)我国经纬仪系列包括:J0.7适用于一等测量;J1适用于二等测量;J2适用于三等、四等测量;J6适用于大比例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J15适用于矿山测量及一般工程;J60适用于简易测量。
是非判断题:
5.2.3是非判断题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息息相关。距离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但这与水平角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同样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越短,这种影响越明显,并且与观测的水平角度大小紧密相关。(×)因为距离短的时候,目标位置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水平角造成较大的影响。
使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面内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竖盘上的读数差即为竖直角。这一观察原理准确可靠。(√)
在竖直角观测中,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盘左、盘右观测的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这一观点正确反映了竖盘指标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特点。(√)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的竖直面间的两面角。这一几何关系准确描述了水平角的定义。(√)
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当方向数多于三个时,每半测回的读数应为零。这一操作规范确保了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都要求经纬仪的竖轴必须竖直。这是保证观测精度的基础。(√)
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消除。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理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十字丝交点位置不正确造成的。这一分析准确指出了误差的来源。(√)
5.1.4单项选择题
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确保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而非横轴或其他选项。(c)这一选择准确反映了检校的目的。
经纬仪十字丝环检校的目的是确保纵丝垂直于横轴,这是保证观测准确性的关键。(d)这一选择准确描述了检校的目的。
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望远镜转动时,竖盘跟着动而指标不动。这一描述准确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b)这一选择正确描述了这种关系。
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时,理论上读数差应为180°。如果读数差不为常数,原因可能是竖盘指标差大。(d)这一选择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水平角观测时,为了克服微动螺旋的迟滞现象,应采取微动螺旋使用中间部分的方式。(b)这一选择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产生经纬仪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主要原因是十字丝环上下位置安装不正确。(d)这一选择准确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横轴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随目标竖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c)这一选择准确描述了横轴误差的影响规律。
仪器在测站上安置时,通过对中达到仪器基座中心线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c)这一选择准确描述了仪器安置的目标。
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主要目的是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d)这一选择指出了变换度盘位置的重要性。
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观测方式不能消除竖轴倾斜对读数的影响。(c)这一选择准确指出了这种观测方式的局限性。
5.1.5问答题
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对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制动螺旋用于固定仪器位置,确保稳定性;微动螺旋则用于微调仪器的位置。在操作时,应熟悉其使用方法和特点,确保平滑、准确地调整仪器。经纬仪的结构包括几条主要轴线,如竖轴、横轴和视准轴等。它们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这些关系不满足,会产生测量误差,如角度误差、位置误差等。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检校的目的是确保望远镜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线重合,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检校的步骤包括粗略整平、精确整平和检验调整等步骤。通过正确的检校操作,可以确保经纬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5.1 测量技术疑难
5.1.1 实践应用问题
如果水准管位置不正确,又无工具可用,我们该如何用该仪器观测并整平仪器?
5.1.2 概念阐释与操作指导
(1) 竖盘指标差定义:在经纬仪中,竖盘指标差是指实际竖盘读数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通过特定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及调整这个差异。其衡量标准在于,通过观测竖角,我们可以判断其观测成果是否合格。
(2) 竖角概念及测量原理:竖角是测量中常用的一个角度,当我们瞄准目标时,只需读取竖盘读数,无需将望远镜置于水平位置。这是因为经纬仪的设计和瞄准机制允许直接读取竖角。
5.1.3 经纬仪操作详解
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包括对中、整平、水平度盘校准等。其目的是确保仪器稳定、水平度盘准确,以便进行精确的测量。步骤包括:确定测站位置、对中、整平、打开水平度盘等。
5.1.4 水平角观测步骤与精度要求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步骤包括:安置仪器、对中整平、进行盘左和盘右观测,并记录数据。在观测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限差要求,以确保测量精度。
5.1.5 计算题详解
(1) 根据提供的经纬仪数据和望远镜抬高时的竖盘读数变化,计算竖角值和指标差。绘制一个经纬仪竖盘刻划类型图,标注竖盘刻划、望远镜和指标线。
(2) 使用测回法观测∠AOB,根据提供的观测数据完成记录计算。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精确到秒。
(3) 在测站A点观测B点、C点的竖直角,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竖直角及指标差。注意,当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视线向上倾斜时,竖盘读数是增加的。
5.2 试题解答详解
5.2.1 名词解释
(1) 测站与两个观测目标形成的二面角。
(2) 观测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 照准部旋转中心的轴线,这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通过经纬仪望远镜旋轴的直线,对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
(5) 盘左观测时,即观测者面向经纬仪,竖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6) 盘右观测时,即观测者面向经纬仪,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
(7) 横轴与竖轴的偏差,在经纬仪中这是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
(8) 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造成的偏差。
(9) 竖盘指标所指的度数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即经纬仪的竖盘指标差。
5.2.2 填空题答案
(1) 正比与反比关系在测量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对中和整平是测量工作的重要步骤,确保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一铅垂线上,且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在进行精密测量时,我们依靠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操作步骤来确保准确性。其中一项重要步骤便是使用读数手轮调整测微盘,确保单指标线准确对准。这不仅需要精确的校准,也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技巧。通过转动照准部,我们瞄准起始目标,旋转拨盘螺旋,使分微尺的0分划与度盘的精确角度对齐。然后,轻轻操作拨盘螺旋扛杆,使拨盘螺旋复位。在进行这一系列操作时,保持竖盘的指标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固定位置至关重要。
我们也关注视准轴和横轴的误差问题。为了确保测量的精确度,我们必须确保视准轴与横轴、竖轴之间的垂直关系准确无误。在这个过程中,水准管轴的角色至关重要,它必须垂直于竖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细致的校准和调整步骤。
在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对测角的影响方面,我们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工具。这些误差可能会对我们的测量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这些误差的影响。在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时,我们会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经纬仪类型。例如,对于大比例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我们可能会选择J0.7一等或J1经纬仪;而对于矿山测量及简易测量任务,我们可能会选择J15或J60经纬仪。
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测量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正确使用制动螺旋时,我们需要注意松开相应的制动螺旋并避免过度旋转。在使用微动螺旋时,我们应该避免使用两端部分,以确保其能够平稳旋进旋出。我们还介绍了视准轴、横轴、水准管轴和竖轴等主要轴线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些轴线不垂直,将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进行细致的校准和检查以确保这些轴线的准确性。
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竖盘指标差、竖角测量以及经纬仪的使用和校准等方面的知识。在进行竖角测量时,我们需要考虑指标差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校正。我们还介绍了如何对中整平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和精确的技术指导,我们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于对中操作与整平流程详解
在对中使用垂球时,若存在较大的误差,我们需要移动三脚架以进行校准。而当误差较小时,只需稍微松动中心螺旋,略作基座移动即可。对于配备光学对中器的仪器,还需借助光学对中器进行精确对中。整个操作过程需要精细的调节和丰富的经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当光学对中器对准地面时,必须确保仪器的竖轴处于完全竖直状态。安装三脚架时,需确保架面大致水平,并通过调节基座螺旋使其大致等高。初步悬挂垂球进行大致的对中,同时确保照准部的圆水准器气泡处于中心位置。
接着,旋转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使分划板的刻划圈清晰可见。推进或拉出对中器的目镜管,使地面点标志成像清晰。稍微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尽量不转动仪器),直至地面标志中心与刻划中心完全重合。随后,旋紧连接螺旋,检查圆水准器是否居中,再仔细检查对中的情况。为了确保对中误差不超过1mm,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的微调。
整平操作则包括粗平和精平两个步骤。无论哪一步,都需要通过转脚螺旋来完成。精平时,水准管首先要平行于一对脚螺旋,通过转脚螺旋使汽泡居中。然后,水准管垂直于该对脚螺旋,再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汽泡居中。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反复进行两遍,以确保仪器的水平状态。
在进行角度观测时,其步骤具体如下:
(7)步骤详解
(a) 盘左位置时,瞄准A目标并进行对零操作,读取读数a左;
(b) 盘左位置时,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目标并读取读数b左;此时上半测回角值 β上=b左-a左;
(c) 倒镜操作后盘右位置时,逆时针旋转照准部再次瞄准B目标并读取读数b右;此时进行下半测回角值的计算;
计算题:测量学试题库中的关键数据
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测量数据,这是一些重要的计算题,涉及到摄影测量学等领域。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含义。
第一部分:数据表与图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