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剑桥大学石碑
一、诗歌背景与独特艺术魅力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的创作,这次创作源自于他第三次游历欧洲归国之际,深深地怀念起他的剑桥大学时光。在康河畔,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融合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对过去的留学生活充满了眷恋与离愁。
诗中的艺术特色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如“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意象,创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其中,“金柳”被喻为新嫁娘,展现出柔美的风情;“彩虹揉碎”则象征着理想的幻灭。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空灵柔美的意境,令人陶醉。
二、剑桥大学诗碑的详细介绍
为了纪念《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于剑河畔立下一块白色大理石诗碑。这块诗碑镌刻了诗中的首尾四句,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与“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四句诗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诗碑的设计寓意深刻,诗句分刻于两个参差错落的平面上,象征着诗中省略的丰富情感和故事。如今,这块诗碑已成为剑桥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国王学院桥附近,全年向游客开放。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诗意与历史的交融。国王学院内的康河畔还是游客体验诗中意境的绝佳地点,结合国王学院礼拜堂和康河泛舟等景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徐志摩笔下的康桥世界。诗碑被游客誉为“诗意地告别”之地,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三、文化价值与意义
诗碑不仅是中英文化交流的象征,更让中国游客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情怀。对于热爱诗歌和文化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地方。若你计划前往剑桥大学游览,不妨提前查询国王学院的开放时间及门票信息,感受一下这块充满文化气息的诗碑所带来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再别康桥》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感受徐志摩的诗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