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言行背后的学者与战士风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字词,增强语言应用能力。
理解文章结构,过渡句之巧妙。
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学习选材与剪裁的艺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韵味,小组合作文章深层含义。
运用联想法、替换法深入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言行一致的品格,激发爱国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挖掘人物精神品质,分析典型事例与文章结构。
难点:赏析文章特有的语言特色,理解过渡句的深层含义与作用。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梳理内容,呈现学者形象。
第二课时:深入革命家形象,语言赏析,主题升华。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3分钟):播放《七子之歌》片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初步印象。
2. 整体感知(15分钟):
教师范读文章首段,学生分组朗读,共同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
3. 合作(20分钟):
小组讨论并回答: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治学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
分析文章如何通过“说”与“做”的对比展现闻一多的形象。
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在文章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第二课时
1. 语言赏析(20分钟):
分析细节描写,如“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感受其无畏气概。
“说”与“做”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闻一多的言行一致与个人牺牲精神。
进行语言仿写练习,用比喻或排比句表达对闻一多品格的理解与赞美。
2. 主题升华(15分钟):
小组讨论闻一多精神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下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
结合诗人臧克家的评价,体会闻一多的崇高精神。
3. 作业布置(5分钟):撰写《我眼中的闻一多》小论文,结合文本事例与自身感悟。积累文中精彩语句,完成仿写练习。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播放《七子之歌》、闻一多演讲视频片段,增强直观感受。
小组积分榜:激励学生在合作与课堂互动中的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
```
闻一多先生:言行背后的学者与战士风采
学者时期 → 严谨治学 → 过渡句 → 战士时期 → 无畏献身
语言特色:凝练、抒情、细节描写
精神内核:言行一致、爱国奉献、家国情怀
```
七、设计说明:此教案以“说与做”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与文本特色。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