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生活常识 2025-04-25 04:46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浙江科普工作条例:开启新时代的科技普及篇章

一、条例诞生的背景与时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5月26日审议通过了一项重要条例。这项条例从即日起正式确立,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浙江省在科普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理解科学技术普及的核心定义

条例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一种形式丰富、易于公众参与的活动。它旨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这样的定义确保了科普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公众参与度,使科学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1. 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县级以上人民负责统筹协调科普工作,建立科普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科学技术协会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主要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各类学会和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2. 加强科普资源与设施建设:浙江省在科普设施的建设上下了大力气。设区的市需要建设综合性科技馆,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市)需要建设专业科技馆,其他县(市)则需要配备流动科技馆或科普大篷车,确保科普活动无处不在。鼓励利用工业遗产和闲置设施创建科技博物馆,为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3. 深化科普活动与教育:条例强调了科普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校需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场馆、开展科技实践,将科学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前教育机构则应将科学启蒙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需设置科技通识课程,确保科普教育的普及化。企业则需要在生产经营相关的科技知识上重点普及。

4. 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推动科普工作的持续发展,建立科普人才库是必要的举措。支持科研人员、教师等参与科普工作,鼓励科技工作者兼职或志愿服务,为科普事业注入更多活力。

5. 财政保障与激励机制的设立:为了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设立“科学普及和学术智力专项扶持资金”是关键。通过因素法或公开竞争方式分配资金,支持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基层科普行动等。对于免费或优惠开放的社会化科普设施,也会给予适当的补贴。

四、条例的实施意义深远

该条例不仅填补了浙江省在科普领域地方立法的空白,更将科普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它强化了、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科普体系,为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浙江省在科技普及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必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