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国家拿出30万亿回购房产
关于“国家出资回购房产”政策的
近日,由碧桂园原执行董事、经济学家吴建斌提出的“国家出资30万亿回购房产”政策建议,在业界和公众之间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该建议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发行新货币筹集资金,收购房地产企业的库存房产,并将其转化为保障房,以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对此,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观点,以下为对此政策的综合梳理与。
一、政策建议的核心内容
吴建斌先生的这一建议,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资金来源:每年发行新货币,筹集20-30万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收购房地产企业已建成但滞销的商品住宅。
2. 实施目标:旨在化解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解决项目交付问题,同时增加保障房的供应。
3. 配套措施:提议在一线城市全面放开限购政策,以激活核心地段房产的投资属性。
二、支持者的主要观点
1. 直接缓解房企资金链压力,避免烂尾楼进一步蔓延,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2. 快速增加保障房的规模,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购房选择。
3. 通过国家大规模回购行为,传递托底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遏制房价下跌。
三、反对者的主要担忧
1. 超发货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稀释民众储蓄和资产价值。
2. 该方案涉及的财政规模巨大,可能挤占其他民生支出,对财政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
3. 用行政手段干预房地产市场,可能延缓行业出清,违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4. 将商品房转为保障房后,其交易属性的限制可能削弱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影响行业生态。
四、其他相关讨论热点
1. 房企自救建议:部分观点主张房企应通过减少土地购置、加速资产变现等方式自救,而非依赖国家回购。
2. 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国家成功回购大量房产,如果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楼市需求可能仍然难以根本性恢复。
这一提案虽然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化解房地产危机,但其在财政可持续性、通胀风险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矛盾,争议远大于共识。对于这一政策建议,我们需要更深入、全面的和研究,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