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巩固和推进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防治策略
在纪念全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时刻,我们回顾并展望了我国在碘缺乏病防治领域的努力和成果。在这一天,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强调了科学补碘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健康保障措施。
自上世纪起,我国就面临着碘缺乏病的挑战,这是一种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2010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充分证明了我们防治策略的有效性和长远眼光。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科学补碘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而普及防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补碘更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环境缺碘地区,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会再次卷土而来。
《通知》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强调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的主基调,全面展示30年来碘缺乏病防治成效。要持续巩固和推进科学补碘预防策略,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补碘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人群碘生理需求特点,开展核心信息和知识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以及碘缺乏地区的人群,我们需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碘营养状态,提高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危害的警惕性。帮助他们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通知》也明确指出,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并无直接证据关联。
让我们共同努力,坚持科学补碘,持续巩固和推进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果,守护全民健康,助力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