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被羁押1004天获国赔52万

生活常识 2025-04-30 01:40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职业打假风云:黄林的曲折索赔之路》

在东莞市,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较量正在上演。职业打假人黄林以其独特的维权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2017年至2018年,黄林在多家商店购买进口食品,以商品无中文标签、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等理由,向食药监局举报,继而向商家索赔,累计获得赔偿超过20万元。

黄林的举动涉及百余家商家,部分案件因情况严重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而未被移交的举报则被其投诉至纪委。这一连串的行动,不仅让商家们感到压力,也引起了法律部门的关注。

黄林的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一审、重审和二审的过程中,他的人生被涂上了浓厚的色彩。从首次被羁押到最终被判无罪,黄林共被羁押了1004天。这期间,他经历了从有期徒刑六年到两年九个月的判决变动。最终,在2023年11月8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黄林无罪。

面对这样的结果,黄林最终获得了国家赔偿。东莞市第一法院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裁定支付黄林人身自由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52.428976万元,赔偿金额最终被表述为52万元。

这一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黄林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律师指出,职业打假人在法律范围内的索赔是合法的,例如依据《食品安全法》主张的10倍赔偿。如果职业打假人虚构事实、索要超额赔偿或使用威胁手段,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或诈骗罪。在这个案件中,东莞中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黄林存在非法占有目的或采取恐吓、要挟等暴力手段索取财物,因此认定其行为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敲诈勒索。

回顾黄林的曲折历程,从一个普通职业打假人到经历多次审判,再到最终获得无罪判决和国家赔偿,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职业打假的合法性边界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维权行为的思考。黄林的经历是一个充满曲折和争议的故事,也是一次关于法律和人性的深刻。以下是事件的时间线:

1. 2017-2018年:黄林开始通过举报进口食品问题索赔;

2. 2019年11月:因涉嫌敲诈勒索被羁押;

3. 一审(2020年):被判刑六年;

4. 重审(2022年):改判两年九个月;

5. 二审(2023年11月):终审判决无罪;

6. 2024年8月:获得国家的赔偿金额共计52万元。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