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发文要求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人均达到
国家医保局携手财政部、税务总局共推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新举措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乔业琼报道)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并促进医疗保障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医保局近期携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以医保发〔2022〕20号文件号发布,被业内人士简称为“《通知》”。
《通知》中明确提出,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和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参保人员的医保权益,我国决定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具体来说,人均筹资标准将提升至960元。
在这一新标准中,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与此个人缴费标准也相应提高30元,使个人缴费达到每人每年350元。这样的调整旨在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医保服务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强调从居民医保基金中专门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意味着,参保居民无需额外支付费用,即可享受到大病保险待遇,大大减轻了高额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
《通知》还明确要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参保的政策规定,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对于持有居住证并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人员,各级财政将按照当地居民的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助。
在住院待遇方面,《通知》要求稳定住院待遇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在药品和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方面,我国将在2022年底前实现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这些新的措施显示出我国对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高度重视,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