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专家:抓
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专家呼吁人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沈成兴的引导下,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今天是世界心脏日,沈主任强调,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CPR(心肺复苏术)是救治心脏骤停的最佳手段。特别是在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内,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和CPR,极大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一旦心脏骤停超过这个时间点,即使患者最终苏醒,也有可能出现“脑死亡”。为此,沈主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沈主任解释道,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血管疾病,其突然发作导致的心脏骤停往往无法预测且常常来不及救治。尽管AED如今在公共场所如地铁和车站越来越常见,但仍有许多人对其使用方法并不了解。为此,他呼吁公众积极参与急救技能的培训,学会使用AED和CPR。在活动现场,医生们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传授急救技能,同时传授一个口诀:“叫叫CD”,代表两次呼喊、胸外按压和AED的使用步骤。现场的人们通过观看演示和认真听讲学会了基本的急救流程。包括确认患者的状态、胸外按压和使用AED等步骤。对于如何正确使用AED,医生们特别强调了在除颤后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反复进行AED分析心律、除颤以及CPR的循环操作,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沈主任呼吁人们不仅要学会这些急救技能,还要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应用它们。他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施救者并为保护他人做出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沈主任希望公众能意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他也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各种急救培训课程,学习并掌握更多关于心脏骤停的防治知识。“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从‘心’做起!” 沈主任强调道。这不仅是一次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也是一次关于生命尊重和急救意识的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