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火星车朋友圈大曝光
一、初探火星,成功着陆与初期活动
2021年5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搭载着巨大的期望,成功将着陆巡视器稳稳地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广阔土地上。世界瞩目,降落伞弹伞、开伞和抛伞过程的细节首次公开,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卓越实力。环绕器拍摄的首批着陆区影像,清晰地展示了火星车、降落伞以及背罩等设备的相对位置,为后续的火星揭开了序幕。
仅仅一周后,即2021年5月22日,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开始了它的火星之旅。前后避障相机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同时传回了火星表面的声音片段,让我们仿佛亲临火星,感受那神秘而陌生的环境。
二、深入,火星车的行驶与探测任务
时间流转到2021年6月1日,WIFI分离相机拍摄到了火星车后退移动和原地转弯的影像,这是人类首次直观见证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实况,令人振奋。随后的日子里,火星车不断进行全局环境感知,明确后续的探测路径。后避障相机更是捕捉到了清晰的车辙影像,记录下了火星车的足迹。
特别是在2021年6月26日至7月4日这段时间,火星车驶入沙丘地带,传回了高分辨率的沙丘及周边岩石分布影像,同时详细记录了岩石纹理和尘土覆盖情况,为火星地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三、揭示神秘面纱,特殊地貌与数据回传
多光谱相机拍摄的岩石图像揭示了火星地表的成分特征。表面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设备持续采集环境数据,让我们对火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截至2021年7月15日,火星车已累计行驶450米,传回了包含着陆平台、降落伞、背罩等的高分辨率图像,让我们更加期待火星的更多秘密。
四、组合体的精彩拍摄任务
在2021年7月12日,火星车在执行巡视任务的过程中,近距离拍摄了降落伞与背罩组合体。导航地形相机捕捉到了背罩结构细节及姿控发动机导流孔等珍贵影像。这些科学探测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首次火星任务的里程碑式进展。
回首这段旅程,我们见证了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感受了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我们期待祝融号能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火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