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轩机制币拍卖(诚轩老总左京华:回顾25年来机制币拍卖全历程)
拍卖世界的角落:诚轩老总左京华回顾机制币拍卖历程
在机制币的拍卖世界中,每一个铜板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次拍卖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诚轩老总左京华的视角,回顾这二十五年来机制币拍卖的历程。
机制币,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自1890年诞生以来,便在中国货币流通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机制币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崭露头角,价格不断攀升,成为备受瞩目的收藏项目。作为一名国内最早从事钱币拍卖业务的行业老兵,左京华见证了机制币拍卖市场的起伏跌宕。
一、中国机制币收藏格局的西向东转移与拍卖市场的兴起
1995年,左京华加入了国内首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担任邮品部业务经理。当时,机制币收藏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1997年春季,中国嘉德拍卖会首次推出钱币单元,便取得了巨大成功。市场变幻莫测,下半年邮票与现代币市场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机制币收藏热情受挫。但即便如此,机制币的市场依然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二、机制币拍卖市场的起起伏伏与藏家格局的变化
自1997年至2005年,是中国机制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市场规模不大,但已经出现了固定的收藏群体和交易从业者。这一时期,国际收藏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藏家开始陆续出售藏品,中国钱币开始流向亚洲地区。这一转变为中国机制币的收藏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代表性拍卖事件与高价成交品种的出现
在中国机制币拍卖市场的发展历程中,不乏一些代表性拍卖事件和高价成交品种的出现。例如,2002年春季,一枚“庚戌春季云南省造七钱二分银币”以108.9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当时国内机制币拍卖单价的更高纪录。还有一些珍稀品种如“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样币”等,都是拍卖场上的焦点。这些高价成交品种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机制币的市场价值,也推动了机制币收藏市场的繁荣。
四、国际拍卖公司在亚洲市场的布局与影响
二、市场规模迅猛扩张,拍卖市场持续火热
自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机制币一直是钱币门类中的热门板块。作为公司钱币部门的负责人,我有幸见证了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末期至今,机制币市场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从沉寂到跃升巅峰的华丽转变。尤其是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时期,机制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收藏从业者队伍不断壮大,交易行情大幅提升。随着海外重要藏家陆续出让藏品,市场重心逐渐向国内转移。在拍卖市场上,机制币的成交率不断攀升,单场拍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庞大收藏群体、发展前景巨大的机制币收藏市场。以下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脉络:
机制币市场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长。从2006年开始,钱币市场的热度逐渐升温。春、秋两季拍卖会上的机制币上拍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拍卖成交率方面,从63.5%上升至96%,显示出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这一时期,中国内地收藏市场的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在2008年的春天,一场盛大的拍卖会上,来自香港的名品“1867年上海壹两无射线版样币”闪亮登场。尽管它的品相完美无瑕,犹如镜面般的光泽令人心驰神往,但最终仅以低估价12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34.4万元。与此张秀青珍藏的“光绪十年吉林厂平壹两银币”同样引人注目。这枚银币是1884年吉林将军希元为缓解制钱紧缺,特别提取军饷白银铸造的,流通范围有限,主币数量稀少。当时却以220万元的估价遗憾流标,如今估计其价值已攀升至1500万元。
同样在2008年的秋季拍场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蔓延至收藏品市场。从海外藏家手中征集的“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以及“民国二十一年中央造币厂试铸的孙中山像下三鸟金本位梅华边壹圆样币”,虽然都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样币,估价合理,却未能吸引买家的目光,遗憾流标。
面对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增发货币等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也不例外,2009年实施了4万亿经济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实体经济,刺激国内需求。随着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钱币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增加,市场行情逐渐回升。这一趋势在2011年春季达到了巅峰,让人难以忘怀。
在2009年的春秋两季拍卖中,成交率超过80%,高等级精品的成交表现尤为出色,市场态势一片向好。例如,“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金质样币”和“1914年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L.GIORGI签字版金质样币”,分别以高估价成交,证明了市场的强劲需求。
与此精品与普通品之间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增加了藏品的流动性,交易量大增。经PCGS公司鉴定评级的“1908年造币总厂七钱二分银币”MS65品级的银币成交价高达11.2万元,而普通品相的同类型银币成交价格仅为2,912元。海外回流原光五彩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也拍出了超行情价4.032万元。
自2010年开始,收藏品市场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聚集起人气。春季机制币上拍品达到987件,取得了高达88%的成交率,行情明显上扬。尤其是保存状态完美的钱币,涨幅巨大。例如,“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七钱二分银币”裸币和“1898年四川光绪七钱二分银币”裸币,均因保存完美无瑕而拍出超行情价格。
随着人们对藏品的认知加深,注重流传有序和品相已成为普遍共识。拍场上,不仅珍稀版别和名家旧藏受到重视,拍品的保存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价格。这一时期,国内买家对品相极好的中高等级精品表现出了极强的购买力。例如,“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银币”和“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七钱二分‘卷3旗4’版银币”,皆因品相完美而拍出高价。
在收藏界,PCGS-MS63的“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七钱二分银币”和完美UNC品相的“1905年新疆饷银一两”裸币曾创下惊人的拍卖纪录,分别拍出78.2万元和89.7万元的高价。这一纪录长时间无人打破,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珍稀品种的价格极高,但在那个市场繁荣的时期,其他高单价品种的价格并未同步增长。例如,“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样币,尽管精美绝伦,保存完美无瑕,其成交价格仅为59.8万元。另一枚PCGS-MS66的“民国十年袁世凯像壹圆银币”,虽然十分稀有,但也只卖到了34.5万元的高价。这些珍稀钱币的价格并未像市场预期的那样飞速增长。
评级币在藏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裸币的价格差距逐渐扩大。回溯至2005年秋诚轩的首场拍卖,仅有9枚评级币参与拍卖。然而到了2011年春拍,经过美国第三方鉴定评级机构PCGS、NGC等评级的钱币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标志着“好币送评”的观念被国内藏家普遍接受,“盒子币”开始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评级币的出现,为钱币收藏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评级机构对钱币的真伪、品相等级进行专业鉴定与评估后封装入盒,并永久承担担保责任。这一模式解决了收藏者最担忧的真伪问题,降低了收藏门槛,吸引了更多人进入这一领域。不同分数间的价格差异也增加了钱币的流通性,促进了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价值空间的延伸。
以几个实例为证:在2011年春拍中,“1908年造币总厂七钱二分银币”的裸币与评级币之间的价格差距显而易见。还有两枚“民国二十三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评级币,仅仅一分之差,价格却相差一倍以上。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评级币的市场认可度和价格优势。
市场总是充满变数。虽然2011年春拍现场氛围热烈,成交率创历史新高,但随后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通缩,市场热度迅速降温。秋拍时,尽管拍品数量增加,估价诱人,但成交率却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许多藏家和币商对成交价格感到不满,认为对比春季他们亏了钱。但到了2012年行情进一步下跌后,他们开始觉得2011秋的价格还算不错。
从2012年至2018年,机制币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然后逐步走高。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国内机制币拍卖市场的第三个阶段,呈现出一些关键的发展态势。其中之一是机制币市场展现出更强的抗衰能力。即使在市场低迷时,较高的成交率显示市场仍具有稳定的基本盘和较强的承接力。多家拍卖公司增设钱币项目,PCGS、NGC等鉴定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壮大。与此各地举办的钱币交流会和普及钱币文化的平台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影响力的提升,诸如“首席收藏网”等平台正逐渐引领钱币市场的全面进步。这一时期,美国两大权威的评级服务机构品吉伟仕商务服务有限公司(PCGS)和恩颉藏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NGC)分别于2013和2014年进驻上海,致力于在公平、诚信的基础上,为国内的爱好者提供统一标准的鉴定评级服务。国内亦有GBCA等评级机构崭露头角,其竞争力日益增强,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专业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催生了线上拍卖的新模式,其势头如火如荼。在2014年底,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线上拍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但不限于平台拍卖、微信拍卖以及抖音、快手等视频直播拍卖。许多独立币商纷纷增加微拍或直播拍卖业务,打破了传统的线下大拍模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新格局。
尽管线上拍卖因工商税务、文物部门的监管缺位而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但其低成本运作、普及范围广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新人参与,部分客户开始关注传统大拍现场。不可否认的是,微拍与直播拍卖极大地扩展了钱币收藏市场的边界,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重视这一新兴互联网拍卖经营活动,制定合理的行政法规及税收政策,让从业者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中自律守法经营。
与此机制币市场保持着良好的健康度。在2015年股灾和金融去杠杆之后,文物艺术品市场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下,机制币板块却独树一帜。这是因为钱币并未过度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未曾被加杠杆,行业根基稳健。从诚轩的机制币成交率走势图可见,近年来成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精品、珍稀品更是备受追捧,PCGS、NGC公司的高分评级币价格更是不断攀升。
诸如PCGS-MS66的“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七钱二分银币”,在短短几年间,价格大幅上升。其他如“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币”等珍稀品种,也以高价成交,创下了当时的成交纪录。这些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机制币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更多收藏家和专业机构的关注。
钱币市场在当前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满了活力和潜力。我们期待未来钱币市场能够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机遇。突破2011神话,机制币市场再创新高
自2019年以来,即便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机制币市场依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拍卖、微信拍卖、视频直播拍卖等多渠道的推动下,机制币板块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尤其是诚轩拍卖行,其成交率和金额均呈现显著上升。从2019春的94%成交率,跃升至2021春的98.3%,与此成交金额也从4622万元飙升至1.0847亿元,这一数字成功突破了2011年的高点。
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有多重因素的支撑。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金融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使得资本和中产阶层寻找新的投资目标。机制币作为文物艺术品中的标准化收藏品,其真伪、品质有保障,风险相对较小,自然成为资金进入的热门选择。
互联网交易模式的成熟也为机制币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助力。网拍、微拍以及视频直播拍卖等模式,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更加习惯于网上购物,这也使得机制币的微拍和直播拍卖更加火爆。
机制币评级成为推动市场前行的巨大引擎。多家第三方评级机构如PCGS、NGC、GBCA等,为机制币的收藏保驾护航,拓宽了收藏入口,吸引了更多新人进入这一领域。
在这一轮价格高峰中,一些普通品种如“袁大头”“孙小头”“船洋”等并未大幅涨价,反而中高级及地方铸币的涨幅令人瞩目。尤其是一些高品质、高评分的珍稀币种,吸引了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创造了新的价格纪录。
例如,在诚轩拍卖中,一些珍贵机制币品种创下了更高的成交纪录。民国二十一年上海中央造币厂试铸的孙中山像背帆船下三鸟金本位壹圆样币,以460万元成交,创该品种样币更高成交纪录。其他如“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样币”“民国十八年意大利A.MOTTI.INC.签字版孙中山像背帆船样币”等也均创下了拍卖更高价格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机制币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规模资本大举进场,整体保持着良性运转。资深行家认为,人们的收藏意识和购买力都有所提升,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人们对藏品价值的自信也在增强。即使未来市场有所回调,也不会出现像2011年峰值后的巨大跌幅。
回顾过去25年,机制币拍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其持续增长的态势。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机制金银币的货币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将日益凸显,未来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价值空间。
当前机制币市场正处于一个繁荣的发展高峰,拍卖公司和币商需要诚信经营,引导客户理性收藏。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优化和成熟,机制币的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其收藏和投资潜力不可小觑。来自“收藏家”杂志 编辑李红娟 整理提供。以下是历年北京诚轩拍卖机制币及北京诚轩2020机制币拍卖钱币目录供大家参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