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生活常识 2025-08-19 21:02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新疆哈密地区恐龙化石重大发现介绍早白垩世生态系统奥秘

近年来,新疆哈密地区在古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科院古脊椎研究所与巴西团队合作,在哈密翼龙动物群中首次发现了大型恐龙化石,这一发现为研究早白垩世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些珍贵的化石包括了三件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分别属于多孔椎龙类。这些恐龙生活在距今约1.3亿至1.2亿年前。化石包括了六节关联的颈椎,被命名为“中国丝路巨龙”,以及七节关联的尾椎,名为“新疆哈密巨龙”,此外还有一段破碎的荐椎。

“中国丝路巨龙”的体长超过20米,属于盘足龙类。其颈椎的特征显示它与东亚盘足龙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而“新疆哈密巨龙”的体长约17米,属于巨龙类(泰坦龙科),其尾椎的形态与亚洲和南美洲的泰坦龙相似。

这次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新疆下白垩统地层中多孔椎龙类恐龙的空白,也是哈密翼龙动物群中首次报道的非翼龙类脊椎动物。这一重要发现证明了早白垩世亚洲多孔椎龙类具有高度多样性,并且与翼龙共存于同一生态系统。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化石与哈密翼龙的下颌共同保存,为我们还原了1.2亿年前的生态场景天空中飞翔着翼龙,地面上则有着巨龙。还发现了一个兽脚类恐龙的牙齿,这可能指向食腐或捕食行为,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这项成果由汪筱林研究员团队主导,并已在《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上发表(2021年8月)。这些化石是通过抢救性采集和科学修复保存的,克服了地表风化的难题。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早白垩世恐龙的多样性,也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古生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次发现不仅是古生物学界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人类对自然历史认知的一次重要补充。它让我们更加好奇,未来的研究还会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早白垩世生态系统的秘密。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