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领导人周文雍
周文雍,一个名字,一段传奇。这位生于1905年的广东开平青年,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他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事迹,尤其是与陈铁军烈士的“刑场婚礼”,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悲壮的革命爱情故事之一。
一、革命烽火中的他
周文雍生于贫苦家庭,但志存高远。1922年,他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开始接触革命思想。1923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5年转为党员。此后,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领导沙面工人罢工,参与省港大罢工,并担任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
二、广州起义的英勇领导
1927年,周文雍在广州起义中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工人赤卫队总指挥,他勇敢率队攻占广州市公安局。起义失败后,他转移至香港,于1928年1月重返广州,为重建党组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与陈铁军的革命情谊
周文雍与陈铁军,两位革命者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他们假扮夫妻,建立秘密机关,共同筹备起义。1928年1月,因叛徒出卖,周文雍被捕。尽管遭受酷刑,他仍然坚贞不屈。在狱中,他写下了“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绝命诗。
四、刑场上的婚礼与英勇就义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在广州红花岗刑场迎来了他的“刑场婚礼”。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他高呼“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礼炮”,表现出无比的英勇与坚定。
五、历史的评价与纪念
周文雍牺牲时年仅23岁,但他的事迹永载史册。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的事迹被编入《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丛书,他的陵园位于开平市百合镇,永远纪念这位英勇的革命烈士。
周文雍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用这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