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怎么办?
当你的小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仅仅14天时,如果你发现黄疸症状似乎比以前更加严重,经皮肤测得的黄疸平均值达到16.9,那么我建议你立刻带他去新生儿科接受专业治疗。今天,让我们一同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为你的宝贝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这一现象既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可能。生理性黄疸如同新生儿身上的小太阳,短暂照亮他们的世界,通常在出生后2至3天开始出现,4至6天达到高峰,然后在7至10天内自然消退。除了轻微的食欲不振外,几乎不会引起其他不适。如果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匆匆现身,且症状逐渐加重或消退后又反复出现,或者在出生后一周至数周才逐渐显现的黄疸,那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在作祟。
如果你的宝宝出生后不久便展现出轻度黄疸的迹象,可能与父母的血型有关。特别是当母亲是O型血而父亲非O型血时,这种类型的黄疸几乎不会引起不适。你可以尝试给宝宝多喝水并暂时避免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能会使黄疸症状加剧。通常情况下,这种黄疸会在大约两周内自然消退。但如果黄疸症状在出生两周后持续加重,就需要及时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病理性黄疸不仅会导致面部和躯干黄染,还可能波及四肢乃至手心和足底。
当务之急是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新生儿科就诊。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可能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胆红素检测是诊断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常规检查、血型检测、红细胞脆性试验、腹部B超以及肝功能检查等都将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的患儿,蓝光照射疗法通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持续5至7天可以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而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换血疗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用于光疗失败的情况。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免疫球蛋白等的使用以及全面的对症支持疗法将有助于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每一个宝宝都值得我们的关爱与呵护,让我们携手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