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声称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
美方在台湾海峡的行动特点与中方应对策略
一、美方行动特点
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的行动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其穿越行动愈发频繁。自2025年6月1日起,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成功穿越了台湾海峡。此类行动被台湾方面称为“例行性通过国际水域”。实际上,美舰早已多次以单舰或双舰编队的形式进行穿航,如最近的2024年10月美加军舰的联合穿航行动。早在2020年12月,“马斯廷”号的穿航行动就曾引发东部战区的特别关注。
美军的战术运用展示出变化性。在最近的2025年2月,“哈尔西”号驱逐舰选择了澎湖水道进行穿航,显示出其航线选择的试探性。部分穿航行动还伴随着电子侦察机的活动,这些侦察机如EP-3E等,为穿航行动提供情报支援。
二、中方应对措施
面对美方的频繁穿航和战术变化,中方采取了双重应对措施。军事上,解放军常态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踪监视,对美舰的穿航行动进行反制。例如,在2024年10月的穿航行动中,东部战区派出多艘军舰实施警戒。在2025年6月,解放军加强了台海战备,军机频繁进入台所谓“西南空域”,展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
中方通过法理声明强调台湾海峡的主权权益。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台湾海峡非国际水域,并对美方的穿航行动提出谴责,要求美方停止挑衅。国防部也多次向美方传递错误信号,表明立场。
三、战略背景
从战略层面看,美军的穿航行动与其“印太战略”紧密相连。美军试图通过强化在台湾海峡的存在感,维持所谓的“航行自由”叙事,并拉拢盟友共同施压。随着解放军的“围岛进逼”新常态的形成,区域态势愈发紧张。近期多艘军舰在台海实施高强度演训,山东舰和辽宁舰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展开实战化部署,凸显了区域控制力的变化。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日趋激烈,而这一切都在预示着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