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科研重地
在国内,有一个专注于地震工程和防震减灾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院所,这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简称“工力所”。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筹建,终于在1954年正式成立。历经多次更名,从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到现今的名字,它始终致力于地震工程的研究。
这个研究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是国内唯一以地震工程和防震减灾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它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强震动观测、工程地震学、建筑工程抗震、生命线地震工程以及岩土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
工力所不仅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还在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出色。这里汇聚了一批顶尖人才,包括5名院士(含兼职3人)和34名正高级专家,多个省部级创新团队。特别是谢礼立院士,他荣获国际地震工程协会颁发的“IAEE地震工程大师”称号,是这一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研究所还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如《泛在振动传感智能化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25-2027)等,致力于将的科技应用于地震预警和防护。工力所还参与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震信息。
为了更方便地与大家分享动态,工力所还主办了《世界地震工程》期刊,并在官网(.iem.ac)和官方微博上与公众互动。
除了以上的基本信息,工力所还设有地震工程实验中心、强震动观测中心等研究部门,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现任所长为李山有,党委也是由李山有兼任。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是国内防震减灾科研的领军机构,它的研究成果对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地震防护和防震减灾的知识,不妨关注这个研究所的官网或官方微博,它会为你带来的科研动态和防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