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 鲁迅先生《风筝》
白癜风症状 2025-08-20 10:46白癜风症状www.baidianfengw.cn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充满深情与反思的回忆性散文。它以风筝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将我们带回到作者的童年,展开一段关于成长、自由与反思的旅程。
在一个冬季的北京,地面上仍覆盖着积雪,灰黑色的树枝在晴朗的天空中伸展,远处飘浮着一两只风筝。这景象对于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惊异又是一种悲哀。惊异的是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竟有风筝在蓝天中飞翔;悲哀的是,童年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作者的故乡,风筝的季节是在春二月。那时,天空被淡墨色的蟹风筝、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以及寂寞的瓦片风筝所点缀,它们与杨柳的新芽、山桃花的蕾一同构成了一幅春日温和的画面。这一幕幕回忆,让作者心生怀念,却也因为无法挽回过去的错误而充满自责。
这篇散文的核心主题之一是自我批判与国民性反思。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曾经粗暴毁坏弟弟苦心制作的风筝的行为,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弟弟的“全然忘却”象征着民众对于压迫的漠然,这让作者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
《风筝》的另一核心主题是抒情与叙事的完美结合。白描手法勾勒的冬春景色的对比,烘托出作者的乡愁与悔恨。情感从“惊异”层层递进,最终落于沉重的自省。风筝在这里不仅象征着童年时期的自由与欢乐,也隐喻了被扼杀的天真与创造力。
这篇散文创作于1925年1月,发表于《语丝》周刊,后收入《野草》。当时,北洋军阀推行封建教育,鲁迅通过个人的经历来批判社会对个性的压制。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过去自己行为的反思,对弟弟的愧疚,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风筝》是一篇充满深情与反思的散文。它让我们思考成长、自由、责任与反思的重要性。对于那些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这篇文章或许能够引发我们对过去的反思,对过去的错误进行弥补,对自由与创造力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上一篇:青雪鬼吹灯 青雪鬼吹灯全集免费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