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九连丰”伟业,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巍峨丰碑,更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石。这一辉煌成就,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丰收的序曲:产量数据
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如同喜讯连连的佳话。从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连续十九年丰收,再到2024年突破1.4万亿斤大关,增产222亿斤,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成功的支柱:关键支撑因素
在这伟大的征程中,耕地保护、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犹如三驾马车,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种粮补贴力度的加大,更是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国际比较优势
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也表现优异。口粮自给率保持100%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80公斤,远高于国际安全线。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有效性。
四、逆境中的辉煌:特殊年份表现
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粮食生产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克服秋汛夏旱等困难的情况下,2022年仍然实现了增产。到了2024年,更是实现了高位增产,单产达到了惊人的395公斤/亩。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顽强生命力和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夯实产能基础,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提供坚实保障。这一伟大成就,将永载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永恒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