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疾病逼近办公一族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颈椎病和腰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专利”,但现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来自专业医院骨科和按摩科的统计数据表明,颈腰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四十岁提前到了三十岁。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何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深入了解。
霖戈,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女性,在周末郊游的欢乐时光里,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深呼吸动作。随着工作的紧张节奏,她发现自己的颈部、背部和关节竟然会发出异响,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医生的检查下,她被确诊为脊椎病。对此,她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她只是一个年轻人,为何会患上通常与中年人相关的疾病呢?
脊椎,作为我们身体的支柱,是一个由椎骨、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四个生理弯曲支撑着我们的身体,同时也是许多神经和血管的通道。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脖子僵硬、疼痛、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等。严重的颈椎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脊椎增生、移位、曲线改变等现象,从而压迫神经,导致截瘫。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脊椎是否健康呢?如果你感到背部和颈部僵硬不适、两条腿长短不一、经常感到疲劳难以集中精力、鞋子的后跟被磨得高低不平等等,这些都可能是脊椎不健康的表现。不良的坐姿、睡姿、体育锻炼不当等都可能刺激脊椎,引发脊椎病。而企业家、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师等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工作的职业人群,患颈椎病的概率更高。
脊椎病年轻化现象的发生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贪凉、不科学的减肥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影响,加速脊椎周围组织变性。咽喉炎症也可能诱发颈椎病。我们应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脊椎。
颈椎病不仅仅可能导致颈部问题,还可能引发慢性胃炎、头疼、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等。例如,颈椎病引发慢性胃炎的原因可能是颈交感神经功能亢奋,反射性导致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胆汁反流的长期刺激损害胃黏膜。
了解脊椎的重要性,采取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脊椎病的关键。如果你经常出现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不妨查查颈椎,问题很可能就出现在那里。让我们共同关注脊椎健康,守护我们的身体之基。脊椎病的多元治疗与日常保健
手术治疗是针对脊椎病症状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身体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但非手术治疗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包括多种方法。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舒筋活血、止疼理气的效果。热疗则通过局部组织受热,扩张血管以消炎止疼。牵引方法通过外力或自身重力,将脊椎椎体之间的间隙增宽。封闭治疗是将药物直接分布到病患局部,效果较明显,但不宜长期使用。固定制动则通过定型枕、颈围、腰围等固定工具,将颈椎、腰椎固定。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也是常用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颈椎骨质增生并不等同于颈椎病。骨质增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磨损后出现的代偿性软骨增长并钙化。而颈椎病则是脊椎的骨质、椎间盘、韧带等发生病变后压迫脊髓、神经等引发的症状。对于脊椎的保健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弯腰整理床铺时闪腰的正确方法是挺直背部,蹲在床边用膝盖支撑身体。站在凳子上取高处物品,用推而非拉的方式搬东西,以及尽量减少脊椎受伤的可能等,都是保护脊椎的有效方法。对于脊椎的保健,还需要注意防止过度疲劳、风寒潮湿的侵袭,并找出腰酸背痛的原因。也是保护脊椎的重要一环,因为可能导致脊椎功能逐渐退化。
维持标准体重、加强锻炼、特别是颈部和腰部的活动,都是预防脊椎病的关键。使用合理的寝具,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侧卧或俯卧的睡眠,也能有效保护脊椎。若腰背痛影响行动或有外伤史,应看骨科;若无外伤史而出现腰痛伴其他症状,应考虑看肾内科、泌尿科或消化内科。
拯救“脖”也有一些基本动作,如自然站立、前俯后仰、举臂转身、左右旋转和提肩缩颈等,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我们缓解颈部疲劳,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落枕是一种常见现象,中医认为是睡眠姿势不佳或枕头不合适导致颈椎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屈伸的状态。西医则称之为斜方肌综合征或颈肩背部急性纤维组织炎。选择合适的枕头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对预防落枕至关重要。脊椎保健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关爱脊椎,从现在开始。保持颈椎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当你坐在办公室,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时,颈椎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头部运动和自制的生理枕头来放松颈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让我们从头部摆动开始。将头部缓缓向左侧倾斜,使左耳贴近左肩,停留片刻后回到中位。接着,向右侧倾斜,右耳贴近右肩。在头部摆动的过程中,需要吸气,回到中位时再慢慢呼气。双肩和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要慢而稳。
接下来是波浪屈伸动作。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缓颈部肌肉,增强颈椎的灵活性。
除了日常的小动作,我们还可以DIY自制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枕心的原料可以是荞麦皮、绿豆壳或晾干的茶叶。枕头的形状最好是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长度超过自己肩宽10~16厘米,高度在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拳头的高度相等或略低一些。这样的枕头可以更好地支撑颈部,帮助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线。
对于办公室人员来说,预防颈椎病更是重中之重。保持身体自然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应该每工作1~2小时左右,有意识地左右转动头颅并抬头向远处凝望。还可以进行夹肩运动,重复6~8次,两肩紧缩并坚持3~5秒钟。
利用办公桌进行头后仰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这个动作可以帮助舒缓颈椎压力,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
通过这些简单的动作和自制的生理枕头,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颈椎的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