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淀粉肠也有塌房的一天
鸡骨泥替代鸡肉事件:食品安全引发行业震荡
在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央视报道中,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浮出水面:一些食品制造商竟然使用鸡骨泥代替鸡肉。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商家直言“骨泥不建议人吃”。河南某厂家透露,其产品中肉含量极少,主要依赖鸡肉或鸡骨泥与淀粉混合制成,而鸭肉成本更低,但需要通过香精来掩盖其原本的味道。
鸡骨泥在电商平台的价格仅为每斤3至5元,远低于真正的鸡肉。它在宠物食品中更为常见,但现在却悄悄进入了人类食品领域。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担忧日常食用的产品是否真正安全。
这起事件像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行业的连锁反应。夜市摊主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原本日销量高达200根的香肠如今销量断崖式下跌,部分摊主甚至不得不停业应对。厂家和经销商们陷入了恐慌,有的紧急直播自证清白,有的遭遇批量退货。即便是一些经过检测合格的品牌也受到了波及。这起事件不仅入选了2024年度十大食品安全事件,还成为了餐饮九大危机公关案例的其中之一。
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行业标准的缺失和监管的不足。目前,该行业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来规范生产流程。脂肪超标现象普遍,由于采用代工模式,品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这与同年曝光的梅菜扣肉预制菜中的槽头肉事件类似,都是低价竞争下产业链失序的典型案例。
面对这一事件带来的信任危机,部分企业通过声明和抽检努力恢复市场信心。消费者信任的重建仍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尽管全球淀粉肠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仍将保持增长,达到344.8亿美元,但中国在这一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0-15%,能否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仍是巨大的挑战。这一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权益,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