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更长寿
平安健康 2025-04-19 13:55平安健康www.baidianfengw.cn
动物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寿命产生深远影响。最近,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发现群居哺乳动物的寿命普遍比独居物种更长,相关成果已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
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居、成对生活以及群居等。不同物种的最长寿命存在巨大差异,例如类只能活2年,而弓头鲸可以活200多岁。
过去,学界对个别物种如豚尾狒狒的研究发现,社交联系强的个体寿命更长。群居能够减小被捕食与饥饿的风险,从而有助于增加哺乳动物的寿命。关于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和最大寿命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演化关系,一直不是很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974种哺乳动物,比较了独居、成对生活、群居三类社会组织与寿命的关系。涉及的群居物种包括亚洲和非洲象、环尾狐猴、山斑马以及菊头蝠,而独居物种则包括儒艮、土豚、东美花鼠等。
研究发现,群居物种的寿命普遍更长。例如,独居的北方短尾和群居的马铁菊头蝠体重相近,但寿命差距显著。这支持了哺乳动物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存在协同演化的观点。
研究人员还对94种哺乳动物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并成功鉴定出31个与社会组织和寿命普遍相关的基因,以及涉及激素和免疫的相关通路。
中科院动物所的周旭明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寿命的演化与社会组织的演化之间的依赖关系。研究不仅证实了哺乳动物中社会组织与寿命的关联演化,还为阐明群居生活与寿命之间演化关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哺乳动物演化更深入的理解,还为我们揭示了动物社会行为与其寿命之间的复杂联系。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这些基因和通路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动物的社会行为和寿命。
上一篇: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勤奋刻苦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