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称为应对中国禁令已砸千亿日元
日本针对中国自2023年8月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禁令,迅速采取了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旨在缓解水产业所面临的危机。
一、经济支援计划
面对这一重大挑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果断宣布了一项规模达100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的专项资金计划。这一庞大的经济支援计划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鼓励国民消费本国水产品,通过“家乡纳税”机制开展国民运动推广本土水产,以扩大国内消费。
2. 推动水产品直接销往美国、东南亚等地,提供出口转型补贴,如人工费补助,以帮助水产企业改变出口目的地。
3. 投入资金完善本土加工设施,减少对中国加工环节的依赖,强化加工体制。
4. 设立300亿日元基金用于国内外公关,以应对因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负面舆论影响,降低“风评被害”。
5. 向渔业从业者提供补贴以弥补损失,并设立500亿日元基金维持渔业运转,确保渔业从业者的生计。
二、外交与法律途径
除了经济支援计划,日本还积极寻求外交与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1. 在2023年9月,日本依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要求与中国进行双边磋商。中方明确表示相关措施“完全正当、合理、必要”,并未回应日方诉求。
2. 日本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文件,对中国的禁令表示不满。中方则强调其措施符合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
三、中方立场与国际反应
对于日本的应对策略,中方坚持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指出这一行为“史无前例”。日本国内的抗议声音不断,东京等地民众持续集会,批评日本无视渔业从业者的反对声浪强行排海。在国际上,尽管日本试图争取国际社会对其排海计划的理解,但未获得广泛支持。
四、措施效果评估
尽管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补贴措施以短期缓解产业压力,但由于长期依赖中国市场(2022年对华出口占比达22.8%),转移出口目的地和扩大内需的成效仍待观察。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食品安全疑虑持续影响日本水产品的国际信誉。这一禁令对日本水产行业的影响深远,其应对策略的效果需要在未来持续观察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