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允许五角大楼延后执行华为禁令
美国五角大楼对华为禁令的延后政策呈现出了阶段性的调整,其动态演变引人关注。以下是详细的阶段变化分析:
一、特朗普时期的首次豁免与短期延后(2020年)
在特朗普时代,五角大楼在面临供应链调整的挑战时,于2020年8月获得特朗普的豁免权。这一豁免允许国防部承包商在至2020年9月30日前继续使用华为等中企设备。此举背后的初衷是为国防部的供应链调整争取时间。这一豁免是基于《2019年国防授权法》第889条而做出的决定,原定于同年8月13日生效的禁令因此被延后执行。
二、持续豁免申请与国会博弈(至2024年)
到了2024年,五角大楼因军事行动中对华为设备的实际需求,如非洲战区和欧洲后勤保障,多次寻求国会豁免。禁令对关键任务的影响促使五角大楼多次申请豁免。与此国会也在推动更严格的禁令实施。在当年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中,新增条款拟禁止五角大楼与华为供应商开展业务,并要求承包商证明未使用华为设备,除非获得国防部长特批豁免。尽管五角大楼多次申请豁免,但国会两院军事委员会在拒绝将豁免条款纳入相关法案后,政策执行的矛盾愈发加剧。这一阶段呈现出五角大楼与国会在华为问题上的激烈博弈。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在非洲依赖华为设备完成通讯任务的现实情况也凸显了禁令的实际影响和挑战。国会认为之前的制裁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限制华为获取关键技术。这种分歧和博弈加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三、政策影响与争议
这种对华为禁令的延后政策不仅带来了供应链压力,也使得美国防承包商面临双重压力:既要遵守禁令,又面临短期内难以替换华为设备的困境。这种政策也被视为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延续。但从实际执行来看,美国自身供应链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在这种背景下,五角大楼与国会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上的分歧和博弈也成为了一大焦点。这一阶段的政策调整和演变充分展现了美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和战略考量。总体而言,这种阶段性的调整反映了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和技术竞争时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注:截至当前公开信息,关于未来的新豁免政策尚未有明确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