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健身房上私教课被压骨折
近年来,关于女子在健身房私教课程中因教练不当操作导致身体受伤的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不仅令人痛心,也暴露出了一些行业存在的问题。
以河北邯郸杨女士事件为例,2021年8月,杨女士在健身房进行私教课程拉伸时,遭遇了教练的不当按压,导致左股骨干骨折。期间,尽管杨女士多次表示疼痛并拍打教练,但教练并未停止其动作。类似的事件还有江西小乐在瑜伽课中的遭遇,被压断腿后可能面临终身残疾。涉事机构虽然表示会负责,但具体赔偿方案尚未公布。
这些事件引发了关于健身房和教练责任的争议。涉事健身房虽然声称教练具备专业资质,但在杨女士事件中,教练的动作被质疑不规范,甚至存在越界嫌疑。部分网友批评教练专业性不足,动作设计不合理,存在不当身体接触。健身行业私教资质混乱的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包括培训机构自行颁发证书等现象,让消费者对教练的资质产生质疑。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健身房作为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杨女士事件中,健身房已经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但关于具体的赔偿金额尚未达成共识,已经诉诸法律。
针对这些事件,消费者需要保持警惕。在选择健身机构和教练时,务必核查教练的资质,避免选择无资质或不良记录的教练。在私教课程中,要避免尝试高风险动作,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教练反馈。
除此之外,行业规范也亟需加强。私教培训行业应该加强监管,明确安全操作标准,完善劳动合同与责任划分。培训机构应该严格执行教练的资质认证,确保教练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健身房也应该加强对教练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教练在课程中遵守安全规范,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选择正规的健身机构和教练;行业也应该加强规范,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健身行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健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