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2018
第55届金马奖(2018年)是华语电影界一次备受瞩目的盛事。以下是关于这一届金马奖的基本信息、主要获奖名单、争议与后续影响以及评价与意义的梳理。
一、基本信息
这场电影盛宴于2018年11月17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由知名主持人陶晶莹担纲主持。报名参赛的影片数量高达667部,最终只有12部影片荣获奖项。评审团由著名女演员巩俐担任,而执委会则是著名导演李安。台湾电视公司负责现场转播,红毯上汇聚了张艺谋、巩俐、刘德华、徐峥等两岸三地电影界的重量级嘉宾。
二、主要获奖名单
在本届金马奖中,《大象席地而坐》(胡波遗作)荣获最佳剧情长片。张艺谋执导的《影》获得最佳导演奖项,而徐峥在《我不是药神》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最佳男主角。谢盈萱在《谁先爱上他的》中的表现则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影》还斩获了最佳美术设计、造型设计等四项大奖,而《我不是药神》和《地球最后的夜晚》则各自获得了三奖。
三、争议与后续影响
本届金马奖也充满了争议。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的导演傅榆在获奖时发表了涉及敏感立场的言论,希望将台湾视为一个“独立个体”,这一言论导致现场气氛紧张。这一引发了内地影人的集体抵制,巩俐拒绝上台颁奖,李安等嘉宾也神情凝重。典礼结束后,内地影人集体缺席官方晚宴,以实际行动表达抗议。这次不仅使傅榆本人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也给金马奖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失。此后,金马奖失去了两岸文化交流平台的中立性,后续多届典礼的规模与影响力显著下降。
四、评价与意义
尽管本届金马奖有一些作品如《大象席地而坐》等因艺术价值受到肯定,但争议也使其备受争议。这一成为华语影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原本的文化桥梁作用因因素而断裂。这也提醒了人们,在电影艺术的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难度仍然存在挑战。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是不容忽视的。希望在未来的电影界中,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欣赏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第55届金马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影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