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四季的古诗
四季之诗
一、春之诗篇
随着春的脚步悄然而至,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勾画出春天的清晨鸟儿欢唱的景象。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细腻地描绘了早春的细雨滋润着初生的嫩草。春天的色彩在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更为浓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无法阻挡,一枝红杏已探出墙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鸭子在水中嬉戏,感受着春天的温暖。而杜甫的《绝句》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更是将春天的美景推向高潮,春风拂面,花香四溢。
二、夏之乐章
夏天带着热情与活力,悄然开启。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绘了小荷初露,蜻蜓盘旋的景象。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现了夏日荷花的壮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夏夜田野的热闹与生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中,“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展现了夏日田园的丰富色彩。高骈的《山亭夏日》中,“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则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与美好。
三、秋之韵
秋天带着丰收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悄然而至。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了秋天枫叶的红艳。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展现了秋天的壮丽与恢弘。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则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美好。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展现了洞庭湖秋天的宁静与美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勾画出秋天的思乡之情。
四、冬之韵致
冬天寒冷而宁静,带着独特的韵味。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冬日的寂静与冷寂。高骈的《对雪》中,“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则展现了冬雪的美丽与神奇。王安石的《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绘了冬日梅花的坚强与美丽。白居易的《夜雪》中,“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展现了冬夜雪落的静谧与美丽。郑板桥的《山中雪后》中的“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则勾画出雪后世界的清寒与宁静。这些诗篇通过简洁凝练的意象,展现了四季的独特美感,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