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
自2022年起,***多次强调华为的首要任务是“活下来”。这一战略已经成为华为近年发展的核心纲领,其背景与内涵值得我们深入。
一、战略调整的宏大背景
***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持有独到的见解。他预判全球经济即将进入衰退周期,未来十年可能充满挑战和磨难。在这种大环境下,叠加地缘政治的冲突和供应链的巨大压力,华为必须调整战略,以生存为底线,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他明确提出,2023年至2025年是公司的“生命喘息期”,这期间,华为将转变追求规模的策略,而更加聚焦于现金流和利润,确保公司高质量地生存下去。
二、具体执行措施:生存至上,策略调整
在业务层面,华为决定全线关闭或收缩非核心边缘业务,集中所有资源投入主航道,如ICT基础设施、数字能源等核心领域。从一些非核心国家市场主动撤退,把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市场上。研发预算也将向能更快商业化的模块倾斜。例如,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方面,华为将保留关键部件的研发,其他部分则通过外部合作来实现。
在组织管理方面,华为通过强调“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来加强全员的危机意识。推行全员降本增效,将生存压力与每个人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调整决策机制,采用矩阵式管理以提高响应速度。而员工持股制度则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三、长期战略支撑:技术自主与创新引领未来
华为始终坚信技术自主与创新是长期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华为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十年间累计研发投入近万亿元。这一决策带来了诸多突破,如鸿蒙系统、麒麟芯片等核心技术的诞生,构建了华为在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力。华为在保持ICT领域的专注之余,也开始数字化与垂直行业融合的增长机会,如在2025年成立的医疗卫生军团等新业务单元。
***的决策体现了华为“危机驱动变革”的生存哲学。通过阶段性的战略收缩,换取生存空间;再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扩张,实现突围。至今,华为在ICT基础设施和新兴领域的技术储备已经为其未来的持续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以生存为导向的战略调整,不仅让华为在逆境中稳住阵脚,更为其长期发展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