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引领全球AI创新与发展》
在第十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4)的开幕式上,一份关于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白皮书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份白皮书详细梳理了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城市的AI力量。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精彩解读:
一、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揭示强大实力
2024年,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提前一年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企业生态方面,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家,上市企业达到46家,总市值约为4.3万亿元,独角兽企业更是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在创新能力方面,北京备案的大模型数量达到94款,占据了全国近40%的总量,社会融资额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二、全链条覆盖与空间分布优化
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实现了全链条覆盖,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无所不包。新型研发机构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在空间分布上,以海淀区为核心集聚区,其他区域如朝阳、经开区、石景山、门头沟等也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三、应用场景广泛,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北京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推动社会进步。在技术领域,北京不断前瞻布局,保持通用大模型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布局类脑智能、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方向。
四、未来趋势明确,政策行动有力
白皮书总结了模型、算力、数据、应用、融资五大层面的16条发展趋势,并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北京市正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如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这份白皮书是北京市落实中央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
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其强大的产业规模、企业生态、创新能力、精细的产业链布局、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前瞻性的技术创新,都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必将继续引领全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