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工作总结
(截至2025年5月)
一、项目管理与实施
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我们完成了田洋里特大桥、泽国特大桥、谷岙隧道等26项重大工程的图纸审核与开工报告编制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启动。面对复杂施工环境的挑战,例如在芝罘屯路DN600管道扩建和滨海东路管网铺设等市政工程中,我们成功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实现了进度目标。
在技术管理优化方面,我们组织了超过300次技术交底会议,解决了暖通、给排水管线设计冲突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合理化修改建议,显著降低了后期返工率。我们推广了BIM技术在碧水蓝天二期项目中的应用,实现了管线碰撞检查效率的大幅提升,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质量与安全控制
在质量监督体系方面,我们建立了分层质量责任制,全年整改施工问题120项,关键工序验收合格率高达99.8%。针对学林上城、碧水蓝天等项目的外墙渗水、阳台漏水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及时的维修整改,大大提升了交付满意度。
在安全生产强化方面,我们全年组织了25场安全培训,覆盖了1800人次施工人员,成功实现了“零重大事故”的目标。我们还引入了AI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施工、高空作业的风险点,将隐患整改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
三、成本与进度管理
在成本控制措施方面,我们通过材料集中采购和周转设备租赁优化,节约了170万元的成本。实施了动态成本核算,将投资项目超支率控制在3%以内。
在进度保障机制方面,我们采用了“平行施工+分段验收”模式,使得通世路扩建工程提前15天完成,并获得了市级的表彰。我们协调外部单位同步施工,缩短了黄海明珠山庄项目的管网配套工期。
四、问题与改进方向
部分项目存在因施工经验不足导致的工序衔接问题,如混凝土浇筑预拱度控制偏差。与设计单位的沟通效率有待提高,如汉口街管线设计冲突导致的返工情况。
未来,我们计划推行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进度、质量、成本数据,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管控。我们将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在BIM技术、装配式施工等新领域的专业能力提升。
数据汇总(2024-2025年度)
在这一年度,我们实现了1.06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12%。管网铺设总长度达到45,308米,覆盖了23个新建小区。完成了2,313户的户表改造工作,其中老旧小区改造占比65%。目前,我们有12项项目已经竣工,7项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包括3项市级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