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冰雪活动冰灯怪异被吐槽
辽宁营口近期举办的冰雪温泉旅游活动因独特的“冰灯”设计掀起一场热烈的讨论,舆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设计简陋、意境违和等方面。以下是的详细梳理:
一、背景
在1月5日晚,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举办了盛大的“20232024辽宁冬季旅游推广季暨第十六届辽宁(营口)冰雪温泉旅游活动”启动仪式。这场活动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现场布置了百余块巨大的冰块,每一块冰块的顶部都精心放置了蜡烛灯摆件,并且伴随着灯光秀的表演,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承办方却表示,这一装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冰灯”。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网友将其与冰灯相联系,并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这也引发了广泛的舆论讨论。
二、争议焦点
1. 设计粗糙:网友批评冰块与灯具的组合过于简单,缺乏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有网友调侃道,“冰是冰,灯是灯,哪怕掏个窟窿也像样些”,“造型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部分网友甚至表示,视觉效果让人联想到“墓地”或“鬼吹灯”等场景。
舆论分化:对于这一,多数网友认为活动策划过于敷衍,不符合冰雪文化的审美标准,甚至损害地方旅游形象。也有部分参与者表示,现场气氛热烈,且活动免费开放,对于这样的体验已经足够,因此不应过于苛责。
三、官方回应
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批评,承办方的工作人员表示,争议的装置并非传统冰灯,仅作为临时布景使用。他们已经记录下了网友的意见,并反馈至相关部门进行考虑和改进。鲅鱼圈区的值班人员也表示将汇报舆情,但尚未公布后续的改进计划。
四、舆论扩散
这一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发酵,相关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舆论持续关注地方文旅活动的创意与执行能力。有网友表示,冰雪旅游项目需要在成本与体验之间取得平衡,避免形式化的宣传。也有观点指出,文旅活动不仅要注重创新和特色,更要注重公众的感受和反馈,只有真正满足公众的需求,才能赢得公众的喜爱和支持。
这一不仅反映了公众对于文旅活动的期待和要求,也对于地方文旅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既有特色又注重公众体验的文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