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AI非遗馆

生活常识 2025-06-28 14:30生活常识www.baidianfengw.cn

百科AI非遗馆:用科技力量赋能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体验

一、序章与背景介绍

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消逝的风险。而如何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成为众多人士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百度百科联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及知名创作者李子柒共同发起的百科AI非遗馆应运而生。该项目于2024年10月正式推出,并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依托百度百科过去十年积累的1379个非遗词条及海量专业知识库,结合的AI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化非遗传播平台,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体验出一条新路。

二、核心功能与特点

1. 智能体交互体验

走进百科AI非遗馆,首批开放的四大场馆传统戏剧馆、传统技艺馆、民俗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馆,如画卷般展开。其中的京剧、越剧、埔簪花等10个智能体已上线,生动再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用户可近距离感受,如通过“京剧小京京”等智能体进行多轮对话,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背景、经典作品,甚至参与唱词接龙互动。更有AI换装体验,只需上传照片,即可生成京剧扮相等非遗主题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

2. 线上线下融合体验

百科AI非遗馆不仅是一个线上展馆,更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空间。线下展馆结合VR/AR技术,提供沉浸式非遗场景体验;线上用户只需通过百度搜索「百科AI非遗馆」即可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展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推出的“非遗追年地图”等工具,更是分区域、分主题展示全国非遗活动,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3. 技术支撑与创新

百科AI非遗馆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运用AI生成式技术(如Stable Diffusion模型)、多模态交互及长期记忆功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非遗知识的动态延展与个性化输出。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等机构开发的“漳缎AI创作模型”,更是助力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存与创新设计,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社会影响与意义

百科AI非遗馆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革新。通过趣味化互动降低非遗学习门槛,日均服务超百万次非遗相关搜索需求。通过非遗IP商业化路径,如数字人拜年、AI视频彩铃等,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方式。这一项目的推出,标志着非遗保护从静态记录转向动态交互,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百科AI非遗馆用科技力量赋能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体验,让我们共同见证传统文化的重生与繁荣。

上一篇:液晶电视买什么牌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白癜风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