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关停特色存款产品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宣布停售一系列特色存款产品。在这背后,反映出了银行业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而做出的整体调整。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详细解读:
一、停售产品种类丰富
特色存款:区别于传统定期存款,这些特色存款拥有独特的起存金额、利率、期限或附加条件,如“超享存”、“定活通”、“利增利”等。智能通知存款以及结合通知存款与定期存款特点的产物,例如“富利宝”、“双利存款”等也受到了影响。还有一类定期递增利率存款,这类存款利率逐年递增,现已被六大行全面停售。
二、停售原因
1. 负债成本过高:特色存款的利率普遍高于普通存款,导致银行的付息压力增大。例如,某些3年期特色存款利率从3%降至2%左右。
2. 监管政策调整:央行在2025年的新规中明确叫停了挂钩型、保本理财型等四类创新存款产品,并要求银行限期整改。
3. 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为了维持盈利,需要降低高成本负债。
三、市场影响显著
储户收益下降: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时代”,3年期产品利率普遍降至1.55%~1.75%,较之前下降约80个基点。银行也在逐步退出高息创新产品,转向数字化服务等低成本揽储方式。
四、未来趋势及建议
未来利率下调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储户需要关注多元化资产配置。中小银行虽然仍保留少量高息产品,但审批门槛预计会进一步提高。这一系列调整反映了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与平衡自身成本之间的挑战,储户需及时调整理财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对于银行而言,这一系列的调整既是应对压力的策略,也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于储户来说,市场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是理财策略调整的机会。建议储户在调整理财策略时,不仅要关注利率的变化,还要关注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